这个软件ima之前阁主就给大家推荐过,目前阁主也是经常在用的,相比于飞书等知识库,ima有着天然的优势,打通了微信的全生态,微信的文章、文件都可以通过ima小程序加入到你的知识库中。
同时也对接了deepseek r1深度思考,相当的好用。
ima这几次更新也是越来越慷慨了,之前的1G空间,涨到2G,后面共享的知识库无限空间,现在空间直接增加到30G。现在是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,创建一个自己的自媒体可谓是非常简单了,不管是公众号、视频号、抖音、百家号等等,都是不错的平台。
而作为红利,第一波肯定是超级大的红利,这次ima就推出了知识号,这会不会是下一个流量红利入口?普通人应该抓住这波!
如何创建知识号?
1、首先把你的ima更新到最新版本(电脑、小程序、安卓、苹果app都有的,官网:https://ima.qq.com/)
2、创建一个共享的知识库,在权限设置发布到广场,成为共享的开发知识库。
3、选择发布到广场之后,下面有个小字,需要创建知识号之后才可以发布,选择去创建知识号即可。
4、到这里就创建完毕了,当然知识号也会有一些分析工具,比如访问量等等,不过需要解锁500人之后才可以。你之后共享的知识库都会在你的知识号里面。
这次上线的知识号,阁主从以下两个维度分析一下:
一、知识号与公众号红利的相似性
- 生态红利窗口期
知识号目前处于早期阶段(类似2012年公众号),功能尚未完全开放但已具备基础框架。用户可通过发布知识库至广场获取免费流量,且30G存储空间+发布内容不占个人容量的策略,降低了创作门槛。早期入驻者有机会抢占垂直领域流量入口,如教育、法律等知识库已显现聚合效应。 - 微信生态闭环优势
与公众号相似,知识号深度绑定微信13亿月活用户,支持聊天分享、公众号跳转等裂变方式。未来若打通支付功能,可能形成”知识创作-传播-付费”完整链路,较独立App的知识星球更具流量优势。 - 数据驱动的创作升级
提供500订阅解锁的精细化数据看板(访问量、提问热词、周期对比),较公众号初期更注重创作者的数据赋能。这种”数据反馈-内容优化”闭环,可能催生新型知识变现模式。
二、知识号与知识星球的核心差异
维度 | 知识号 | 知识星球 |
---|---|---|
流量逻辑 | 公域广场+私域分发结合 | 纯私域运营 |
内容形态 | 结构化知识库+AI问答 | 图文帖+社群讨论 |
变现路径 | 暂未开放付费,未来可能支持打赏/订阅 | 成熟付费社群体系 |
技术特性 | AI自动提炼答案/生成结构化内容 | 无AI整合 |
创作成本 | 零成本启动,存储空间免费 | 需付费开通星球(299元/年) |
三、知识号的潜在突破方向
- AI增强的知识服务
通过RAG技术实现知识库动态更新,用户提问可触发AI自动整合多源信息,较知识星球的静态内容更具交互性。例如教育类知识库能自动生成习题解析。 - 企业级应用场景
支持多人协作编辑、权限分级,已出现企业将内部培训资料转化为对外知识库的案例,这与知识星球的C端定位形成差异化。 - UGC+PGC混合生态
普通用户可通过搬运整理公开资料建立知识库(如天涯神贴合集),专家则可打造深度内容,形成多层次知识供给体系。
四、现阶段适合入局人群
- 垂直领域KOL:抢占法律/教育/职场等细分赛道头部位置
- 资料整理达人:通过信息差构建”虚拟资料库”获取流量
- 企业知识管家:将内部知识沉淀转化为对外服务入口
- 教育工作者:用AI问答减轻重复答疑压力
建议密切关注两项关键迭代:付费功能上线时间、知识库AI的多模态能力拓展。当前可优先积累结构化知识资产,待功能完善时快速实现流量转化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frandgeking@126.com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